民雄雙「館」聯展喚醒在地認同
已更新:8月9日

[記者蔡岳甫/嘉義縣民雄鄉報導】
呼應國際博物館日展出布袋戲與日治時期廣播文物
中央道,除了布袋戲體驗外, 兩館分別開放室
廣播電台國家廣播文物館與嘉義縣表演藝內的劇場後台與戶外館區的防空洞、發射
術中心於5月18日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免機冷卻池、鐵塔、合歡山成功堡, 甚至是
費開放館內所有設施供遊客參觀外, 5月塵封已久的民雄放送所、日式招待所與宿
22日與駐在表藝中心的三昧堂創意木偶團舍群等倍大空間,經由志工導覽,參與民
隊, 舉辦一系列當日限定的布袋戲表演與眾得以深入平時無法踏足的區域,重塑出
操偶及道具手作體驗, 華美絢麗的布袋戲劇場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 與日治時期放
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戲團結合館區放送所工程師們生活的光景。
送器材創意的演出形式, 更是讓大小朋友最後,葉蕙瑄說道, 透過今年博物館日
皆為之著迷。的交流, 兩館未來將會繼續相互串聯, 以
對於聯合舉辦「Open house day」活點線面的形式組織成一個以「影、視丶
動, 國家廣播文物館職員葉蕙瑄說道,雖音」為主的文化聚落生態圈, 雖然兩館看
然表藝中心與文物館的業務截然不同,但似各自於不同領域發展, 但對於「聲音展
從展演到典藏, 等於是把技藝儲存,讓布演」的目標追求是一致的, 就是動態聲音
袋戲與廣播文物作為臺灣文化傳承的一部與舞台表演, 融合靜態文史走讀共享, 雙
分, 讓傳統文化除了典藏外, 還能繼續被方合作所激盪出的火花, 對於促進博物館
活用與活化。布袋戲是一門需要想像力與事業與提升民眾對臺灣文化發厥的推廣效
聲音厥演的一門藝術,兩邊館方這次串聯果, 無疑能夠帶來巨大影響。
起來, 就是希望在疫情期間仍能守護大家
的想像力, 期望透過聲音的力量, 達到安
撫人心的效果, 因此以布袋戲作為主題。
表藝中心職員盧柏臻強調, 民眾對於戲
劇類的演出較有興趣,且三昧堂並不排斥
讓觀眾或遊客近距離接觸精心雕刻的戲
偶, 此點更是吸引了無數路過看客的目
光, 不禁留下駐足觀賞演出。
至於博物館日的其他活動, 盧柏臻分享